乡村行 看振兴|渔业“小产业”乡村振兴“新活力”
【资料图】
稻渔综合种养
匙吻鲟、南美白对虾、河蟹、小龙虾、鲈鱼、鲟鱼……虽是北疆,却能寻到各色海产美食。近年来,我市积极引进推广适合包头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水产特色产业,不但丰富了市民“菜篮子”,带火了乡村旅游,而且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走进九原区天佑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占地582亩的水产养殖区域内,鱼肥水美景色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其中,2000平方米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区,而且是引得游人驻足观看。
2022年,公司引进该项新技术,经过近一年的试验,已趋于成熟,目前已成功引进了鲈鱼、鲟鱼、匙吻鲟、锦鲤、黄河鲤等品种,在我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新技术领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养殖户”的先进经营模式,推行订单养殖,充分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市场竞争力和养殖效益,带动周边养殖户年增加收入2.3万元以上。
2015年,包头市优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了棚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该合作社已经形成了工厂化淡化、标粗和棚塘接力养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合作社现有智能温室约2万平方米,养殖面积182亩,淡化成功率达90%,标粗率达80%以上。2023年预计虾产量可达8万斤至10万斤,优质商品虾目前已销往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市、银川、乌海等地,成为市场紧俏商品。
同年,在九原区三湖河农民养鱼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匙吻鲟的养殖试验,目前养殖获得成功,养殖技术完善,为我市引进推广新品种积累了经验。在市农牧局渔业项目的支持下,三湖河合作社不断改造养殖池塘,提升设施设备,建成600平方米的新品种养殖设施大棚,扩大匙吻鲟特色养殖规模,2023年养殖匙吻鲟50亩,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预计为市场提供优质鲜活匙吻鲟商品鱼1万斤以上。
在东河区天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稻渔综合种养远近闻名,因景色优美风景独特成为包头“网红”打卡地。目前,该公司共有稻田800亩,水产养殖面积达270亩。2023年,已投入蟹苗7000斤,种植水稻800亩,预计蟹产量8000斤,水稻产量280吨。同时构建以地作布、用稻作画的 “稻渔观光空间”,实现“农、渔、旅”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2022年公司被认定为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
土右旗因地制宜,利用盐碱水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充分发挥沿黄村庄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在当地引进耐盐碱品种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小龙虾和河蟹等开展养殖试验成功。目前,已在明沙淖乡贺成泉村众垚鑫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养殖南美白对虾30亩、小龙虾20亩;在土右旗苏波盖乡恩提逸农业科研公司示范混养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180亩、小龙虾25亩,示范养殖河蟹285亩。鲜活的水产品将投入到当地市场,成为大家的盘中佳肴,让市民近距离品尝到地产优质生态水产品。
“我们将继续把握好设施渔业发展新机遇,牢固树立大食物观,用好绿色农业发展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养殖户的主动性、积极性,持续扩大水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力度,推进水产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促进我市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市农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图 记者:张建芳;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关键词: